近日,越南政府宣布一项重大交通政策调整:自2026年7月1日起,首都河内市一环路内将全面禁止燃油摩托车通行。这一决定标志着越南在应对环境污染、推动绿色交通变革方面迈出关键一步,也预示着河内市民出行方式即将迎来深刻改变。
根据越南政府7月12日发布的第20号指示,此次禁摩举措是其坚决防治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一环。不仅如此,后续到2028年1月1日,除燃油摩托车外,个人燃油汽车在河内一环路和二环路内的通行也将受限;到2030年,所有使用化石燃料的个人交通工具将在河内三环路内全面受限,力争实现全市低排放区的全覆盖。
目前,河内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850万辆,其中摩托车约730万辆,占比超80% ,大量老旧燃油摩托车尾气排放,成为河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越南环境监察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河内PM2.5年均值为越南国家标准值的两倍,且污染情况仍在恶化。专家预计,逐步落实禁摩令后,河内的PM2.5年均值有望降低20%,空气质量将得到显著改善。
对于河内数百万依赖摩托车出行的市民而言,禁摩政策影响巨大。每天早晚高峰,河内街头摩托车洪流拥堵的场景十分常见,摩托车不仅是市民通勤的主要工具,也是外卖配送、货物运输等行业的关键运力。政策出台后,不少市民表达了担忧,从事外卖配送的阮先生说:“我全家都靠我送外卖挣钱,电动车续航不够,换车成本又高,真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
为缓解政策冲击,河内市政府已制定一系列配套措施。一方面,持续推动“公交+铁路”的公共交通模式,计划建立小型电动公交线路,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便利性;另一方面,推出“以旧换电”计划,为置换电动车的居民提供低息贷款和补贴,并于今年9月对电动车企业实施税费优惠,鼓励企业扩大电动车产能,增设充电桩。
越南媒体分析,若该政策顺利实施,越南将成为东南亚首个在首都核心区对摩托车下达“强硬禁令”的国家,这不仅会推动越南电动车产业发展,也将为国内其他城市解决污染问题提供可借鉴的模式。有国际观察人士指出,河内禁摩是顺应全球绿色交通发展潮流之举,但在实施过程中,如何平衡环保目标与市民出行需求、产业转型压力,将是对越南政府治理能力的考验。后续河内如何推进政策落地、相关配套设施能否及时跟上,国际社会正拭目以待。
股票配资哪家好,青海配资开户,石家庄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