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乔芮 谭琪欣)“最近很多人都在尝试‘健身外卖’,不仅有各种项目可选,还私密、便利。”8月10日,湖北武汉的欣欣(化名)妈妈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仅需网上下单,健身教练就能带着体育器材上门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和点外卖一样方便。
“健身外卖其实就是上门私教服务,教练可以到学员小区、家中、办公室等进行教学,也可以接送学员到体育公园等户外场地,如遇天气不佳,还可前来俱乐部训练。”8月10日,北京某上门体育教学机构工作人员王冕(化名)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介绍,“健身外卖”可以提供塑形瘦身、体态调整、放松拉伸、孕期产后训练等服务,普拉提、瑜伽、跑步等运动类型较受欢迎,居室锻炼使用的一些健身小器械如:泡沫轴、小球、弹力带、壶铃和哑铃等,具有轻量、便携特点,教练可带装备送教上门。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查询发现,上门私教在北京、上海、武汉、西安等多个城市悄然兴起,一小时收费在几十到几百元不等。
“上门私教”的器具。图源齐鲁晚报
“目前来看,大部分是一些没时间或不想去健身房的上班族,以及有体育考试需求的中小学生购买该类服务,用以改善身材或提升体能。”王冕向记者出示了营业执照,表示机构中的很多教练都是体育教育专业科班出身,具有教师资格证,培训机构也会对教练员进行相关业务培训。
“2025年是体重管理年,居民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升,认识到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健身外卖’作为一种服务升级,反映出了社会对体育、健身培训需求的不断增长。”8月10日,西安体育学院运动医学教研室教授苟波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上门私教有特色优势,但同时也因缺乏行业规范而暗藏风险。目前我国对体育服务的监管仍以线下场馆为主,对“外卖”模式下的新业态缺乏针对性规制。比如部分商家资质审核形同虚设,无证教练通过平台接单;运动器材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收到的产品存在异味、易损坏等问题;服务标准模糊,私教课程效果及运动风险防护也容易引争议、场地预约货不对板等问题难以追责等。
“目前该领域尚未有行业标准和从业规范,亟需建立完善的行业准入标准、教练员资质认证体系、服务流程规范以及安全责任界定机制,以保障服务质量与用户安全,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除了要找正规培训机构外,消费者也要注意上门私教的资质和专业水平等,比如其是否取得相关的健身教练证书、体育器材是否通过权威机构认证等,以保障自身人身安全以及获得科学锻炼指导,减少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苟波说。
股票配资哪家好,青海配资开户,石家庄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