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下午,由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深圳绿色交易所、澳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所及香港交易所联合主办的“区域碳市场创新发展研讨会”在上海举行。约160位来自国内外碳领域的政府代表、机构人士与专家学者齐聚,共探中国特色区域碳市场发展路径,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本次研讨会以“凝聚地方碳市场智慧,共启区域低碳发展新未来”为核心主题。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在致辞中明确指出,区域碳市场是我国多层次碳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先行先试经验为全国碳市场建设奠定关键基础,同时强调需进一步推动多层次碳市场协同发展,为区域碳市场深化发展划定方向。
主旨演讲环节,业内专家围绕碳市场建设重点展开深度解读。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严刚系统梳理全国碳市场布局与建设进展,提出未来需从五方面发力增强市场效能:一是扩大行业与温室气体种类覆盖范围;二是完善配额分配方法并实施总量控制;三是建立市场调节机制;四是丰富交易产品、拓展交易主体;五是通过分级分类管理与创新监管手段保障数据质量,最终实现市场“更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目标。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总经济师张昕则聚焦地方试点经验,剖析实践中面临的挑战,提出兼具实操性与前瞻性的发展建议,为区域碳市场创新提供思路。
会议现场发布多项重磅成果,为行业发展提供实用指引。其中,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与上海清算所联合推出“广东碳排放权标准化回购业务”,并完成合作签约,进一步丰富碳金融产品体系;澳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所发布“澳门大型活动CCER碳中和行动倡议”,为大型活动绿色转型提供新路径;香港交易所发布《碳信用:买方指引》,助力市场主体更规范地参与碳信用交易。
更值得关注的是,广州、深圳、澳门、香港四地碳交易机构代表共同签署《共同推动粤港澳区域碳市场深化发展合作协议》。这一举措标志着粤港澳三地碳市场协同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成为四地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的具体实践,为区域碳市场联动发展树立标杆。
此外,北京、上海、天津、湖北、福建等地碳市场交易机构代表围绕“全国碳市场背景下地方试点发展”主题开展圆桌论坛。与会代表就市场衔接、碳金融创新等关键问题深入交流,达成共识:地方试点碳市场需立足区域特色,强化协同合作,在创新实践中为全国多层次碳市场建设注入更多活力。
作为《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发布后,首次集聚国内区域碳市场与港澳碳市场代表的行业盛会,本次研讨会成功搭建起区域碳市场深化交流合作的平台。不仅为区域碳市场与全国碳市场有效衔接探索了可行路径,更凝聚起多方共识与力量,为我国碳市场体系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南方+记者 刘珊
股票配资哪家好,青海配资开户,石家庄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