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学了,可我还没下班。”——这或许是当下双职工家庭最真实的无奈。即使家中有老人帮忙,碰上临时有事,接送也会“断档”。
面对这一普遍的社会痛点,武汉东湖高新区五岭社区探索出一条新路:通过发动社区力量,由“共享家长”轮流接送孩子,大学生志愿者辅导作业,家长下班后顺路即可接回。这一模式被不少网友点赞,并呼吁全国推广。
9月22日,五岭社区党委书记邓艳群向记者介绍,社区作为全区8个试点之一,于9月1日正式启动“暖心护学岗”行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目前已能流畅完成两个校区、六个年级的分批精准对接。在社区居民踊跃参与下,护学志愿者已发展至二十余人。
志愿者在校门口接学生放学。图/九派新闻记者 阳丹
【1】62岁“共享奶奶”是家长也是志愿者,“六年来第一次接娃不愁了”
新学期以来,武汉光谷第二十九小学六年级年级主任张老师多了一项新职责:每天放学前,他需确认需托管的学生名单,整队后带至校门口的凉亭接送点,与身穿红马甲的“共享爷爷”“共享奶奶”完成交接。
志愿者清点人数、发放反光背心后,便带队返回社区。到社区后高年级学生可自行回家,低年级学生可在社区托管。社区二楼活动室同时也是托管教室,孩子们可以在安静舒适的环境里写作业、读课外书,大学生志愿者从旁协助,陪伴他们直到家长按照约定时间前来接回。
学生在社区做作业、阅读。图/受访者提供
62岁的张阿姨是受益者之一。她告诉九派新闻,她的孙子今年升入六年级,由于学校教室紧张,六年级整体迁至步行需20多分钟的中学部。这段路要经过两个十字路口,全程接送下来约一小时,而下午五点多正是她准备晚饭最忙乱的时段。
开学第一天,孙子由志愿者顺利接回社区,张阿姨心里踏实了不少。得知志愿者多是社区老年住户,不少老人自家并无孩子需接送仍主动帮忙,她第二天便报名加入了队伍。“自己的小孩上学是要接的,接一个也是接,接十个也是接。”
如今,她每周轮值两到三次,带着包括自己孙子在内的孩子们一起回社区。不需她接的日子,就由其他志愿者帮忙接回社区,孩子就可以自行回家,她便能安心料理家务。
尽管九月天气仍热,接送一趟常汗流浃背,但张阿姨说,孩子们活泼可爱,相处起来很开心,她会一直做下去。
38岁的易女士是志愿者中较年轻的一员,在社区附近工作。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她对接娃的难处深有体会,便主动报名成为“替补志愿者”,负责较近的点位,步行仅两三分钟。“哪怕不是天天需要,但知道有个‘兜底’的帮手在,家长心里就不慌。”她说。
社区居民张女士也为孩子报了名。她表示,虽然平日有老人接送,但总有不便之时,社区的这项服务为家庭分担了压力,让人倍感暖心。
【2】社区书记:帮居民接娃只是第一步,会进一步丰富趣味课程和社区活动
五岭社区党委书记邓艳群告诉记者,试点前调研显示,仅本小区六年级学生就有80多名,放学接送主力多是祖辈,家长们对接娃的需求是很大的。
尽管项目9月才启动,但前期已筹备近二个月,包括招募志愿者、与学校对接、规划安全路线、调研需求、链接课程资源等。此前,区内仁尚里社区开展的“小尚步行巴士”已提供成功案例,如今光谷已有8个社区同步启动类似服务。
邓艳群坦言,因项目刚起步,部分家长尚处观望期,目前接送学生人数不多,多时十余人。社区近期将召开家长交流会,进一步听取意见。同时,正在细化安全闭环,如完善志愿者管理、家校社三方联动机制等。
“接回孩子只是第一步。如何提供更好的辅导、更有趣的课程和活动,是下一步重点。”目前,社区每周五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合作开展科技公益课堂,并定期组织社区趣味活动。
社区举办中秋主题活动,孩子主动参加。图/受访者提供
邓艳群认为,这件“小事”也能撬动社区“大治理”。让孩子和家长因接送走进社区、了解社区,有助于打造温暖的“熟人社区”。“有家长告诉我,这是孩子上学五年来他第一次走进社区服务中心——这给了我很大信心。”
“即便只有一位家长需要,我们的护学队伍也会一直在。”邓艳群说,“只要有需求,我们随时启动,随时接送。”
来源:九派新闻
记者:阳丹
股票配资哪家好,青海配资开户,石家庄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