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这是「神希园」的第 1025 期 原创
当一个人焕发出旺盛的奋斗精神时,人们总是会用“龙马精神”来形容。其实,龙和马原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不过说来也巧,在众多海洋生物中,却有一种似龙似马的动物,后来被古代的中医发现,将它引入中药领域,为了方便记忆,便将它称之为“海马”。
说起海马,其实它与另一种海洋生物海龙都是同科动物,而海龙长得更像龙一些,当然海马自然更像马一些。那么,海马的药物基原究竟是什么呢?一般来说,海马主要来自海龙科线纹海马、刺海马、大海马、三斑海马或小海马等物种,常于夏秋这两个季节捕捞,洗净后,除去皮膜及内脏,晒干后,方可入药。
图片
海马这个中药是怎么发现的?最早在南北朝时期的《本草经集注》中的“鼺鼠”的条目下,有这样一段记载,“又有水马,生海中,是鱼虾类,状如马形”,而这里所说的“水马”就是海马。不过,海马的药用名称正式出现,还是在唐代的《本草拾遗》中。
对于海马的药用功效,《本草经集注》认为,海马的主要作用是“易产”,而到了《本草拾遗》中,依然沿用这一说法,并明确指出,海马“主妇人难产,带之于身,神验”。直到宋代的医药学家苏颂,他认为海马除了能够治“产难”,还可以治疗“血气痛”。如果海马只有这两种药用功效,那自然很快就会被医者从临床中淘汰。
然而,在明代,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一举道破海马的治病玄机,自此之后,海马不仅成为一种治病良药,还是一种养生妙药。那么,李时珍对海马的药用功效究竟有什么发现呢?李时珍指出,海马“暖水脏,壮阳道,消瘕块,治疔疮肿毒”。
图片
从李时珍的这个记载,发现了海马的“神奇”作用,它既能消肿散结,又能补虚壮阳,这种双向作用,并不是所有中药都不具备的,正是这种特性,也决定了海马能够在明清以来,从默默无闻,变得炙手可热。这也为海马这味奇妙的中药,被广为运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虚不受补”,因为一味具有补性的中药,由于“补而不泄”,不敢长期使用;很多人可能也听说过“只吃得补药,吃不得泻药”,一味具有泻力的中药,由于“泻而不补”,不敢轻用,更不敢长期使用。然而,海马这味中药,它既能够让虚证得到补益,同时又能让实证得到疏泄,简直不要太好。
当然,在明代,还有一位医学家对海马这味中药的用途也给与了重要发现,那就是比李时珍还早的太医院判刘文泰,由他领衔主编的《本草品汇精要》中,对海马的药用功效提出了“调气和血”的重要论断。而这一发现,堪称是对海马具有补泻双向作用的一个有力佐证。
图片
总体来说,海马味甘性温,主要归入人体的肝经和神经,功效主要可以归纳为“补肾壮阳,调气活血,散结消肿”三大药用功效和“温、补、托、消”四大特性,除了用于男性的阳痿、女性的难产之外,还对于腰痛、健忘、瘿病、不寐、痹证等多种疾病有着良好的作用,而且是无论男女都可用。
温馨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方药或治疗的推荐,不能代替医疗建议,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责任。如有诊疗需要,请到当地医院就诊。更多交流,↓关注视频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股票配资哪家好,青海配资开户,石家庄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